第 6.1 类—有毒物质
这些物质如吞咽、吸入或与皮肤接触易于造成死亡,严重伤害或损害人体健康
第 6.2 类—感染性物质
这些物质系指那些已知或合理预期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二 第 6.1 类—有毒物质
1.急性口服毒性的LD50(半致死剂量)系指一种物质的单一剂量,通过口服,能够在14天内,使刚成熟的天竺鼠半数死亡所施用的物质剂量。以mg/kg比值表示
2.急性皮肤接触毒性的LD50系指在白兔裸露皮肤上连续24小时接触,在14天内使试验动物半数死亡所施用的物质剂量。以mg/kg身体质量表示。
3.急性吸入毒性的LC50系指雄性或雌性刚成熟的天竺鼠连续吸入1小时,在14天内使试验动物半数死亡所施用的蒸气、烟雾或粉尘的浓度。粉尘和烟雾用每升空气中的毫克数(mg/L)表示;蒸气用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毫升数(mL/m3)(或ppm)表示。
4.特性
A这些物质所固有的毒性危险视其与人体的接触状况而定,即与货物一定距离内不留心者吸入了蒸气,或身体与物质接触的直接危险
B几乎所有有毒物质遇火或受热分解都会释放有毒的气体
C规定为“稳定的”物质不得在未经稳定的状况下运输
三 有毒物质包装类的确定
根据运输中毒害危险程度,就包装而言,分为三个包装类:
包装类 I:呈现剧毒危险的物质和制品;
展开全文
包装类 II:呈现中等毒性危险的物质和制品;
包装类 III:呈现较低毒性危险的物质和制品。
在缺少人类经验的情况下,已根据从动物试验中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采用三种途径进行试验,即:
A 经口吞咽;
B 皮肤接触;和
C 吸入粉尘、烟雾或蒸气。
如果经两种或多种致毒途径试验所得结果显示不一致时,使用最高危险性的一种来确定包装类。
四 有毒物质农药的分类
①所有已知LD50和/或LC50值和列入第6.1类的活性农药及其制剂须根据《国际危规》相应标准划分相应的包装类。
②如果不知道一种农药制剂的口服或皮肤接触的LD50值,但知道其活性物质的LD50值,其制剂的LD50值可通过IMDG中相应方法来获得。
③运输时,农药的正确运输名称须在其活性成分、农药的物理状态和显示的副危险性的基础上选择。
五 第 6.2 类—感染性物质
指已知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系指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和其他病原体,如阮病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