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

中国统一

主条目:海峡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

左图是位于厦门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右图是为位于金门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心战墙。

历史

编辑

1895年大清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签定《马关条约》,割让福建台湾省给日本[39]。1941年,中华民国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同时宣布中日之间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一切条约一律作废[40]。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将窃取自中国之领土,包括满洲、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华民国[注 4]。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提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注 5]。1945年日本宣告战败投降[41],与同盟国在东京湾密苏里舰上签订日本降书,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42]。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根据日本降书授权发布之《一般命令第一号》[43],命令在台日军向蒋中正投降[44],国民政府派员接管台湾,台湾人民热烈欢迎国军进入台湾[45],中华民国政府称之为台湾光复[46],但美、英等同盟国不同意中华民国政府在和平条约缔结之前宣称取得台湾主权。由于驻台的国府人员贪腐专横,台湾人民积怨甚深,终于在1947年因缉烟血案引发台湾人民反抗治台当局的二二八事件,也引发台湾独立运动的发展。

在1949年国共内战失利后,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47]。中华民国政府从1945年接管台湾到1949年退守台湾,仅有四年同时统治台湾及大陆。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台湾是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一部分[48],并实施长期戒严[49]。1987年中华民国政府解除台湾省戒严令[50]、1991年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之前[51]:11,宪法框架下曾主张以国光计划光复中国大陆、外蒙古以及俄国占领之中华民国领土[52],但是实际上外蒙古早已独立,并于1961年10月加入联合国[53]。1971年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通过后[54],失去了广泛的外交承认,但不少国家维持与台湾非官方关系,并设有在台协会(如美国在台协会)与办事处等。实际管辖区域仅限于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中华民国政府,按照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在宪法层面上并没有正式地放弃对大陆地区的领土主权。海峡两岸在保持台海现状的情况下,将保持相对和平和僵持的政治关系[55]。

中华民国政府观点

编辑

金门大胆岛上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厦门对岸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望,1986年8月金防部司令赵万富上将令烈屿师长龚力少将兴建,翌年即同因三七事件去职。另外还有一块标语设于二胆岛的哨所墙上

两蒋时代

编辑

主条目: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和三不政策

两位蒋总统执政时主张“建设台湾,反攻大陆”及“反共复国”的政策,认为只有推翻共产主义,并在全中国实行三民主义,才能解救大陆同胞[56]。蒋中正时代的中华民国政府被大部分反共产主义国家承认为中国之合法政府,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拥有对中国大陆地区(包括外蒙古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主权[57],并将大陆地区划为沦陷地区,将台湾地区称为自由地区及复兴基地。以“反攻大陆,光复国土,拯救大陆同胞”作为国策,在控制区域内实行戒严,与中共在军事、政治、外交甚至意识型态上严重对立并严防共产势力渗透台湾(汉贼不两立政策)。蒋经国时代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代替“反攻大陆”。坚持只有中国大陆放弃共产主义,两岸才可能统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政权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李登辉政府

编辑

主条目:李登辉政府

1991年,《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终止,中华民国政府设有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来处理中国大陆的行政和人民事务,而大陆地区民众按照宪法应为中华民国自由地区之外的中华民国国民,依《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来处理两岸人民交流事务。

中华民国政府统一两岸的主张,在自1991年起的历次修改宪法、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接民选与2000年政党轮替后,其内涵有了很大的转变。

过去反攻大陆的口号不再提起,政府也不再公开呼吁统一,中华民国的国民教育课程更强调具以台湾为主体性的本土化教育。关于统独的主张非常的多元:一部分人赞成将来可以考虑与对岸统一(多数指中华民国统一两岸);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以欧盟、美国或加拿大的联邦模式来统合(类似国协);也有部分人倾向于大陆政府主张的一国两制或高度自治的主张(香港模式);另外一部分人主张直接以台湾国号建国,抛弃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构想,或主张两国论,中华民国等同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与国的关系;但大部分的台湾人则主张维持目前的台海现状,以待日后时空环境转换再决定统一或者独立。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仍不放弃以武力统一台湾的政治宣示,过去中华民国政府主张以武力统一中国的主张则已近乎绝迹[58]。

陈水扁政府

编辑

主条目:陈水扁政府

2006年2月27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陈水扁在主持国安高层会议后将国家统一纲领“终止适用”。

据2012年4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民调显示,主张广义维持现状者占86.2%;主张尽快独立占6.1%,主张尽快统一占1.5%,主张维持现状以后再统一占8.2%。一般认为来自中国大陆的负面影响,最主要的原因为台湾不认可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实行的体制以及一些事件如:六四事件、千岛湖事件、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期间的台海导弹危机(对基隆、高雄外海发射导弹),以及如中国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外交战,限制台湾的国际外交空间,并在国际场合公开抵制中华民国国旗、国歌等行为。根据多次具公信力广泛民调,台湾绝大多数人主张维持现状,主张尽快统一或独立者都在一成以下。即便马英九“一国两区”的说法,部分民调亦显示有六成以上民众反对。总体来说,大部分台湾人强烈反对中共采取武力攻打台湾。

2012年6月12日,前行政院长谢长廷表示“对于民进党的‘台独’主张,早年推动独立不是针对共产党,而是被统治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59]。”

马英九政府

编辑

主条目:马英九政府;不统、不独、不武;九二共识和一中各表

2008年,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是为第二次和平的政党轮替。他提出一个中国就是自由、民主、均富和统一的中华民国。台湾与大陆唯一合法政府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为自由、民主、均富和统一的国家。但此“宪法一中”的表述仅用于与大陆协商时。事实上,马英九总统所领导的国民党不但党纲删去了统一中国的文字表述,外交部网站亦承认了蒙古和中共建交。以“不统、不独、不武”的说法,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并坚持台湾要安全、要繁荣、更要尊严,“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则。

2008年9月4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阳报专访时,称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60]2011年2月7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强调未来官员在口头表达和官方公文中,只能用“中国大陆”或“大陆”来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禁用“中国”。2012年12月26日,马英九重申,两岸关系是一种特殊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并指出这种特殊的关系是“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61]2013年10月10日,马英九在双十国庆上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62]

长期以来,目前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的各主要政党包括中国国民党、民主进步党与亲民党都强烈反对中共用武力攻打台湾的主张。

蔡英文政府

编辑

主条目:蔡英文政府

2016年,民进党籍蔡英文上任后搁置了曾提出的“台湾共识”,改采用“维持现状”一词,主张两岸互相尊重了解,尊重九二历史会谈[63]。

2019年1月2日,蔡英文召开临时记者会回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习五条》[64],表示:“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一国两制”[65]。

赖清德政府

编辑

主条目:赖清德政府

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于中华民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公开演讲表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建立台湾主体性的国家认同”亦是其三项执政重要目标之一[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观点

编辑

主条目:解放台湾、和平统一方针和一国两制

福州马尾海岸在正对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马祖列岛处竖立有“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标语。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中国大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曾主张以武力解放台湾。后来中共领导人等提出和平统一构想,1979年中共下令停止炮击金门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希望实现和平统一。在2005年颁布《反分裂国家法》提供武力的法理依据以防止台独势力直接宣布独立建国的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过四部宪法,1978年的宪法序言中,首次提及“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部分”,1982年的宪法则修改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一部分”;之后并一直将之作为中国大陆主要的政治信仰之一[67]。

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希望能循此方针来实现中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在这两地引用此一方针,期望用同样的政策统一台湾,并提出未来中国统一后,台湾自治政府将享有比香港和澳门更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拥有军队的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海峡两岸双方曾达成“九二共识”,并以此为谈判的基础。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但同时也提供了三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可使用武力手段统一台湾的法律依据。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并于7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其中第十一条声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时,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习五条》。[68]

国际社会的观点与立场

编辑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大多数国际社会的承认或者认知。截至2023年4月,有182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在建交公报中须做出相应承诺。

此外,截止2024年10月,有12个国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同中华民国维持正式的外交关系。[69]

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从1993年至2007年,联合国大会连续15次拒绝将“台湾入联”提案列入议程。联合国法律事务厅指出,这样做是基于联大2758号决议,这一决议确定了联合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70]。联合国时任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71]。自2009年开始,台湾连续8年以“Chinese Taipei”(中华台北)名义受邀参与世界卫生大会[72]。2016年蔡英文成为中华民国总统后,台湾收到的邀请函上第一次被加注“一个中国原则”[73]。从2017年至今(2025年),台湾已连续9年未收到参与世卫大会的邀请。[74]

美国

虽然美国在1978年12月16日的《中美建交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美国国会紧接着通过了《台湾关系法》并追溯至1979年1月1日生效。美国仍然对台湾售卖军事武器用作台湾防卫,在台湾的美国在台协会为美国国务院派驻的外交人员,享有总领事馆的地位,为实际上美国在台湾的总领事馆。2016年美国众议院与参议院通过共同决议案,肯定〈六项保证〉与《台湾关系法》皆是台美关系的指引方针。2018年1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旅行法》。同年底《亚洲再保证倡议法》第209条款重申支持美国与台湾间政治、经济及安全的合作;依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及六项保证实现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反对改变台海现状,支持两岸都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亦要求美国总统应定期对台军售,并依台湾旅行法派遣高阶官员访问台湾。2019年5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保证法》,要求美国对台军售应常态化、重启台美贸易协定会谈,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75][76]

日本

日本于1951年9月8日《对日和平条约》第2条日本政府放弃对台湾、澎湖等岛屿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于1952年4月28日日本时间晚上十点三十分正式生效。[77]

1972年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中,日中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议题,田中角荣在竞选时承诺上台后要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得到其他候选人三木武夫和中曾根康弘的支持,选举结果是田中大比数击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当时属于亲台派的福田赳夫。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后,表示充分理解中国政府的“复交三原则”(即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废除《中日和约》),中国政府也对此做出积极回应。[78]相应内容发表于《中日联合声明》中。

2010年5月19日,日本外务省副大臣武正公一在众议院外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回答众议员中津川博乡质询时表示:“日本并未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只是在《旧金山和约》中,日本政府放弃对台湾的主权,有关台湾的法定地位,日本政府没有加以认定的立场”。[79]2012年3月9日,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亦作相同表示。[80]2021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的立场是依据1972年日中联合公报与台湾维持非政府间的工作关系”。[81]2021年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表示,中国若侵犯台湾,日本政府将认定这是安全保障相关法所规定的“存亡危机事态”,有可能行使受限的集体自卫权。防卫大臣岸信夫进一步表示,实际上将视发生的个别具体状况进行判断,持续关注台湾情势。[82]

相关推荐

Microsoft365个人版 泰拉瑞亚星云哪个武器好

泰拉瑞亚星云哪个武器好

📅 07-18 👁️ 5990
365彩票手机版下载 诺亚舟(Noah)NP18家教王点读机(绿色)(4GB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