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蕴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深沉的文化底蕴,折射出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轨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动物成语作为现代汉语成语的一部分,与人类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人们经常借用动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形容事物的的状态与特征。
动物成语中出现的动物种类繁多。
有凶猛的豺狼虎豹,如“狼狈为奸”、“豺狼当道”、“虎头蛇尾”、“豹头环眼”,也有猪马牛羊,如“对牛弹琴”、“万马奔腾”、“亡羊补牢”;
有鲸、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如“蚕食鲸吞”、“盲人摸象”,也有蜜蜂、蜘蛛之类微小之物,如“蜂拥而起”、“蛛丝马迹”;
有陆生的虎兔鸡狗,如“如虎添翼”、“狡兔三窟”、“鸡鸣狗盗”,也有天上飞的鹰鸿雀鹤,如“哀鸿遍野”、“欢呼雀跃”、“焚琴煮鹤”,还有水中的鱼虾蚌鳖,如“浑水摸鱼”、“虾兵蟹将”、“鹬蚌相争”、“瓮中捉鳖”。
学习动物成语,既可以了解文化内涵,也可以学习动物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举个例子,“虎视眈眈”这个动物成语。
展开全文
【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虎视眈眈是指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示例】《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说:“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动物知识】虎作为食物链顶级的猎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虎多在夜间活动,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特别是有蹄类,也捕食鸟类、鱼类等动物。虎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讲座名称:《成语中的动物》
讲座时间:8月27日上午10:00-11:00
讲座地点:大连自然博物馆三层综合教室
主讲人:吴雷
主讲人简介:吴雷 大连自然博物馆馆员,标本收藏部陆生脊椎动物标本保护研究岗位负责人,拥有多年从事动物标本管理与分类研究工作的相关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